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作者:访客 时间:2023年05月28日 18:58:41 阅读数:7人阅读

人间烟火:文本的喜剧色彩。时间定格在舞女领班金兆丽嫁人前一夜,这是一个风尘女子从大陆漂泊到台湾,从心怀爱情到屈从现实的故事。本不算美好的人生,但金大班总习惯以调侃或自嘲的语气诉说。欧阳子认为此篇的“‘轻松面’不但足以和‘严肃面’抗衡,甚而超越压盖之”。它轻松诙谐的叙事语调在《台北人》自始至终弥漫着的悲哀中显得十分突出,不少叙述甚至有些夸张,乍一读,有种在长久压抑的气息里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轻松与金大班的自身形象、人生态度以及作者所给予她的喜爱捆绑在一起,换言之,是金大班这个人和她的故事,要求小说必须用轻松的风格写成。


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作者经常深入金大班的意识,以金大班的语气书写,多次出现“娘个冬采”等俗语。这些大篇幅出现的低俗语言是风月场所和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如果不这么说话,金大班就不那么有趣可亲了。若与《永远的尹雪艳》对比阅读,这些下流话所带来的烟火气就更浓烈了。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红极一时的风尘女子,尹雪艳是雅致清高的,公馆气派,装饰贵气,说话轻轻柔柔,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很好。在小说若有若无的不详气息和数个死亡场面下,尹雪艳像雪一样冷艳,整篇小说基调十分压抑。金兆丽则是活泼火辣的,她说着最粗俗的话,做着最放荡的事,又活得清醒。


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朱新建,《永远的尹雪艳》 纸本,《连环画报》1982年第三期P29-34、P48,人民美术出版社。


金大班:风尘、漂泊和柔软。小说开篇就通过服饰展现了金兆丽的身份和铜臭味,紧接着通过她与童经理的摩擦,描绘了一个老练且能说会道的泼辣女人形象。这正是一个“在风月场中打了二十年的滚”、混得风生水起的女人,她完全融入了这里,吃透了生存规则,决不上当吃亏。她只消打量一眼便明白朱凤的事,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粗俗的责骂,毫不客气地撕开了朱凤的幻想。她在化妆室里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对任黛黛们的羡慕,冷静地规划着自己与金钱的未来。

金兆丽与《台北人》中大多数人“承负着同一种命运,即所有的辉煌都已是昨日黄花”。她带着过去的回忆活在当下,在面对现状的不忿时常想起过去的辉煌,流露出今非昔比的感慨和乡愁。她的肉体漂泊着。她在风月场风光无限,但归根结底她的一切是男人们给的,从在男人间漂泊到漂泊于一场婚姻,她只是棵凭本事在男人中找到容身之地的苇草。她屈从了现实:要面包,而不是玫瑰。但她没有舍弃灵魂:她两次对月如的温柔回忆就是例证,于是她的灵也漂泊着,锁在记忆里。

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歌舞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2005年1月7日首演于上海美琪大戏院


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金大班朱凤成功了吗(《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喜剧色彩下的沧桑内涵)


无法逃脱的宿命轨迹。白先勇的文章里,宿命的影子总是时有时无地飘着,所有的孽和缘都是最想剥离却又斩不断的、从过去延展而来的今日生活的预言。

金大班培养的新人朱凤,男人跑了也死死护着肚子不愿打胎,很像姆妈和金兆丽往昔的对峙。金大班在舞池里遇见的少年让她重演了二十年前的梦,梦的结局依旧不是月如,不是秦雄,更不是眼前的少年。“看到这一幕,读者并没替即将婚嫁的金大班感到欣喜,反而感觉一股淡淡的生命的苍凉感弥漫在舞池之中”。曾经的金大班想等一份奢侈的爱情,嘲笑其他舞女捧棺材板,为了月如和孩子寻死觅活。现在的她呢?选择嫁给年老、秃头、计较却有钱的陈发荣,对痴心人秦雄连信也没去一封,她“在抗争,一直不服命运的安排而赌上了二十年的青春,却输得一塌糊涂,赔了夫人又折兵”,迟了这么些年,她还是走上了和姊妹淘一样的路。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标题似乎是故意取来让我们时刻记起金大班要嫁人了。在最后之后的明天,她又会如何呢?舞池里突如其来的温柔就像是回光返照的灵性难得拥有的一次表现机会,以至于金大班仿佛突然变回了二十年前的金兆丽。一次不寻常的爆发,往往伴随着漫长时间内的枯竭和封存,金大班的灵会不会也就此沉寂呢?她会活成下一个任黛黛,还是继续保留着过去最美好的初恋回忆,不服输地活下去?

文/孙天怡(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人文学院)